IO-Talent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合作举办国际组织人才周活动

发表时间:2021-05-23 19:18


图片

作者丨Sandra Elena Yaqin

编辑丨Snow


5月15日,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主办、IO-Talent承办的国际组织人才周活动在线上举行。


本次活动以讲座、圆桌座谈和模拟面试等多样化形式开展,既有“高大上”的国际组织体系介绍,也有“接地气”的实习求职经验分享,更有“超实用”的简历写作指导和模拟面试,旨在增加同学们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的热情,针对性培养同学们的职业能力。


讲座——从职业发展视角认识国际组织


活动的首场讲座邀请到了在世界银行华盛顿总部工作的崔圣老师为大家讲解。


他首先介绍了联合国的组织架构,让同学们从宏观角度深入理解联合国。其次是详细介绍了联合国诸多岗位的具体职称和工作内容。面对想要申请联合国工作的同学们,崔老师从认识国际组织体系、国际组织所需要的人才类型、进入国际组织工作的基本途径这三个维度切入,还原出国际组织工作者真实的工作面貌。


图片


要想进入国际组织工作,同学们应注意综合从个人特性、个人能力、个人知识等层面进行自我提升。在联合国中,英文是官方通用的首选语言,所以学好英语、适应英文工作环境也很重要。如何准确地组织英文语言、传递有效信息是在语言学习中需要着重锻炼的一点。


国际组织求职:初入职场的准备课


对于想要进入联合国工作的同学来说,简历的写作无疑是重中之重。


王曼克老师(前国际电信联盟日内瓦总部人力资源部协理干事)用三个实际简历案例分析了同学们在撰写简历时容易犯的几个误区:广而不精、不会细致地介绍一段经历、过于细致地介绍同一段经历。


图片


王老师提醒同学们,简历内容挑选和经历描述都需要有针对性。联合国的工作申请注重经历相关性和候选人整体的匹配度,而这些最直接的就是通过简历反映出来。


因此,同学们的简历必须做到——让完全陌生的HR在短时间内迅速抓住自己的“高光时刻”


具体做法例如可以在描述一段经历时,加上耳熟能详的人名或精确的数字进行辅助说明。这样可以让简历更言之有物,让HR在脑海中快速形成对自己的人物画像,加深印象。


此外,在深入描写一段经历时,也要注意语言的选择和措辞。同一件事用不同的描述方式产生的效果可能会大有不同。撰写简历时,需要用“面试官能直接明白”的语言进行精进修改,避免“我的简历只有我自己能懂”或“我的简历需要我口头解释”等情况。


我的国际组织之路”——

国际组织实习工作经验谈


第三场活动邀请到前联合国难民署驻华代表处实习生王帅、前世界贸易组织日内瓦总部实习生周隽兴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实习生董碧杉三位嘉宾。学长学姐分享了自己申请海内外国际组织实习的经历,向同学们传递实践经验。


图片
图片
图片


嘉宾指出,联合国的申请并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困难,但也需要同学们充分准备,不能掉以轻心。


嘉宾们分别对本科四个年级的同学给出了具体的成长建议。


对目前处于大一的同学来说,积极参与社团等集体活动,争取竞选领导角色,能够做到尝试领导一个小集体,是打造简历的良好开端。


目前处于大二阶段的学生可以在保证成绩的同时,尝试将触角伸到校外,多参与社会或国际议题的峰会等活动,甚至自己举办一系列活动,这会成为难能可贵的经历。


目前处于大三阶段的同学可以做一些有社会影响力的实习,丰富自己的项目经验和专精的技术技能。


对于目前处于大四阶段的同学,则可以开始申请联合国的实习,在申请时着重考虑如何全面展示自己。


模拟面试专场


傍晚19点,一场“别开生面”的模拟面试在腾讯会议进行,参加模拟面试的同学和面试官齐聚会议室。


在第一会场,面试官是现就职于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上海总部法务部的葛青青律师。葛青青律师有着丰富的国际组织工作经验,她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获国际法硕士学位。


图片


在模拟面试时,大家首先先用流利的英文进行了自我介绍。为了使模拟面试更加贴近真实的面试,葛青青律师提出全程使用英文来进行面试。虽然同学们没有预料到全英文的面试环境,但也应对地非常出色。模拟面试结束环节葛律师给予了同学们直接而高效的反馈,指出联合国所青睐人才的具体标准,以及同学们可以努力提升的方向。


第二会场的面试官是来自世界银行的崔圣分析师。


图片


崔面试官采用一对一的方式,对参与者的自我介绍、回答问题等不同部分给出针对性的评价和建议。


参与者首先打开视频麦克风进行英文自我介绍,面试官根据其表现给出评价,例如面试官指出有的同学存在语速过快、内容太过冗杂等问题。接着,面试官模拟真实国际组织面试提出一些问题,同学们在规定时间内给出自己的答案,崔圣面试官分析了大家回答的利弊,并提示了许多回答问题的技巧和建议。


模拟面试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以后的求职、面试有很大启发。两位面试官也表示:“本次活动效果很好,感谢学校和IO-Talent给了这次和大学生们交流的机会,希望这次活动能带给大家一些收获。”

联系邮箱 iotmail@io-talent.com
联系微信
Shixiaoyang01
联系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全球创新创业中心